由郑州日产提供赞助及保障的大型公益性报道活动《感动甘肃》近日在甘肃兰州圆满结束。郑州日产为此次活动提供三台车辆,由郑州日产、甘肃电视台、新华社甘肃分社、内蒙古蓝灵广告组成的10人报道组行程近3000多公里,足迹遍布甘肃各地,从生产建设第一线发回了大量真实、感人的文字、图片和电视报道,报道活动成为甘肃省在宣传构建和谐社会中一次有益的创新。
感动甘肃车队发车仪式 感动甘肃翻越祁连山乌鞘岭
同时,郑州日产派出售后服务人员,作为《感动甘肃》活动中的另外一环,随报道组将来自郑州日产免费的维护、保养一致一声声亲切的问候送到了甘肃各地,在以报道“感动”的同时,又以深入的上门服务“感动”用户。
摄制组在征集线索的时候,经过大量严密细致和严格的筛选,选择出了最具代表性的采访对象,其中涉及到治沙、保护湿地等关注度高的环境保护选题,也涉及到献血、创业和致富等励志性选题,由点到面,用点带线,从小切口反映出甘肃省发展变化的大背景。
帕拉丁摄制组战斗在林业一线的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工作人员知道用户填写相关表格
防沙治沙一直以来就是国内媒体集中关注的报道点,由于甘肃是沙尘暴的策源地,温家宝总理数次对甘肃的防沙治沙提出了要求,报道组在报道中也将这一选题作为重中之重,他们走过千里风沙线,抵达甘肃武威,顶着炎炎夏日,采访治沙前沿的单位、个人,从马路滩林场的集体治沙、探询沙产业的发展轨迹到王银吉个人卖粮卖房、艰苦执著治沙,了解到了极为翔实、生动的治沙事迹,在占报道三分之一的时间段里报道组一直坚持在风沙第一线采访,采访结束以后每个人都变的又黑又瘦。
车队行驶在茫茫戈壁 用户与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在治理风沙的报道结束以后,报道组一路西行,途径甘肃张掖、金昌、嘉峪关、敦煌等河西重镇,采访从湿地治理到创业突围,从普通岗位做出的默默奉献到守望敦煌、为敦煌的保护43年艰苦奋斗,无一不感人至深,令人叹服,而这些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在甘肃这片热土上有如此多的人做着如此不平凡的事,契合了报道之初的思路。
一路走来,《感动甘肃》售后服务组穿越沙漠、翻过祁连山、驰骋戈壁……在所走过的地方留下更多的是汗水,任凭沙漠戈壁40多度高温的炙烤,无论是用户的接待,车辆的检测、维护、更换机油机滤以及各种零件……,售后服务始终是一丝不苟。用一颗胸怀用户、矢志不渝服务的心,给炎热的大漠带来了来自郑州日产的一缕缕清新。我们始终是愉悦的,虽然挥洒了无数的汗水,但带走的却是更多的微笑、更多的感谢。当我们用空了车上所有携带的各种零配件踏上归途的时候,相信他们更是自豪的,因为我们满载的是用户的满意。
与保养后的用户车辆合影 地质院的车辆进行维修
当车队行至张掖,刚出高速路口,就看到有一辆郑州日产皮卡停在路边,远远看到有人蹲在后车轮边,好像车子有什么故障。三辆服务车整齐、迅速的减速,停靠,维修人员立即上前询问。
原来这是一辆甘肃省地质调查院的工作车辆,刚刚从中蒙边境做地质勘察完毕准备前往张掖开展工作。郑州日产车队的工作人员立刻走上前去帮助修理,原来是是车辆右后轮的螺栓断了4根,已经停在这里将近两个小时无法维修,车上的人有些意外地说:“幸亏发现的及时啊!没想到会这么巧在这里遇到了你们!”
螺栓更换完之后,工作人员又替他们检查了其他三个轮胎的情况,以保证安全无隐患。用户激动地同我们每一个人握手,并一直把我们送到我们要找的宾馆,才离去。这样的场景在这些天里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但每一次大家的心里都被一种情绪感动着。
在郑州日产售后服务组走过的11个地县,共免费检测、保养并免费更换机油、机滤达200多台次;赠送纪念品200多个;赠送《车辆维护保养小常识》200多本;现场举行大型车辆使用注意事项培训两次。这一系列数字见证了我们流下的汗水。
每处我们走过的地方,每位我们采访的人物和事件,每辆我们保养过的车辆,还有那蜿蜒的古代长城,瑰丽的敦煌莫高窟,那些曾经见证过丝绸之路繁华的古代城池,都见证了我们的足迹和汗水。虽然此次的“感动甘肃”的活动结束了,可我们的工作并有结束,今后的时间里,我们会将更多、更好的发生在陇原大地上的优秀人物和事迹展现出来,同时也将郑州日产的优良服务提供给陇原大地的每一位用户。
感动甘肃,我们还在继续……
阅读: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