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大家好!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邀请到的是郑州日产帕拉丁车队拉力赛的三位车手和队长胡学军经理,首先欢迎各位嘉宾的到来。
胡学军:大家好,今天很高兴来到TOM聊天室和网友聊天,非常高兴。
卢宁军:我是卢宁军大家好。
周勇:我是周勇,很高兴在这儿跟大家交谈。
徐浪:我是徐浪大家好!
主持人:三位车手都是很有名的拉力赛车手,卢宁军先生也是第一次参加达喀尔的比赛跑完了全程而且是用郑州日产的帕拉丁车。周勇也有非常好的表现,取得了很多冠军而且也做一些教练的工作,徐浪是这三位车手里最年轻的。请问胡学军经理咱们这次选择这三位车手参加2005年的达喀尔比赛,厂商这方面怎么考虑的呢?
胡学军:卢宁军去年参加了达喀尔拉力赛,他应该说非常有实力的,而且一直以来有中国车王之称,有很我年的参加比赛的经验,应该说现在卢宁军先生参加达喀尔拉力赛是一个非常正常的选择。另外两位车手徐浪和周勇也是国内顶尖车手。近几年中国汽车运动发展很快,涌现了很多水平很高的车手。他们这两位车手也是在众多的车手,通过我们按照国际惯例选择的标准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选择出来的这两位车手,我相信这两位车手会在05年达喀尔拉力赛上有很好的表现。
胡学军:我们还有一位叫姚金东的车手水平都是很高的,还有很多水平很高的车手,希望今后给他们能够有一些合作。
主持人:下面请周勇和徐浪介绍一下这次在摩洛哥参加拉力赛培训的情况?
周勇:首先我们是为期两周多的一个系统化的培训。我们的教练是来自法国的一位专家,他有18年的参加拉力赛的经验,他给我们讲一些理论的常识和一些非常基础的有关拉力赛的内容。后来我们主要针对跟比如沙漠路段、矿业、等等真实的赛达进行模拟的训练最难的时候会在夜间去训练使我们获益非浅。
徐浪:我以后这方面的经验很少的,因为看卢老师比赛的录像也是很少的,其实比赛比我想象中的困难要多得多,这次培训让我有一些初步对达喀尔的认识。
主持人:你们在国内比赛中经常走沙地这样赛道的经验吗?
徐浪:过么拉力赛基本是有路的情况下还是好的路面,所以你根本不用担心。我们还有提前在国内的比赛的一些拉力赛预报赛我们都有提前的看路。在达喀尔比赛中他只是告诉你一个方向或者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上告诉你一个点,让你根据GBS给你的方向让你自己找路,两种不同的概念。国内的拉力赛两天比赛也就是150公里,达喀尔消耗车手的能量是的,那个路以前也没有走过,所以可想而知真的非常辛苦。
主持人:请问卢宁军老师您上一次驾驶帕拉丁在达喀尔拉力赛的成绩使很人多受到了鼓舞,您觉得达喀尔拉力赛是一个什么样的运动?它比的是什么?
卢宁军:达喀尔概念上来讲它是一个汽车比赛。我们把这个概念提升一下,它是一个非常难的,要求各方面非常高的,从车、人、维修、车队的计划都是非常高的这么一个比赛。从人的思想和精神上讲它确实是一个超出正常的一个体育比赛的比赛。它几乎是像人类的极限挑战,是赛人的精神和意志和毅力。这个比赛中实际上方方面面的故事和比赛它非常高的淘汰率,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比赛的艰苦和残酷,因为它要穿越沙漠、沼泽和非洲原始森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和高温、低温都会面对面。
卢宁军:在车的方面要求也非常高,在很多地段里,车要爬上高高的沙丘,对悬挂的冲击力很大。几乎百分之四、五十的车都是受到机械故障的困扰退出比赛,这个比赛中也体现了团队的精神整个比赛中应该说人是和大自然几乎是面对面挑战的这么一个比赛。
主持人:胡经理去年作为车队的队长在现场资源帕拉丁的比赛。郑州日产去年投入大量资金支持这样的比赛,今年的投入更大,是什么原因使郑州日产投资达喀尔拉力赛呢?
胡学军:郑州日产投资达喀尔拉力赛是在国内汽车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拉力赛运动发展到一定基础上郑州日产在可能参加达喀尔拉力赛。因为车手也有这样的水平和素质中国汽车的生产、经济的发展、汽车厂家的产品有可能达到这样一个水平的时候才有这种可能。另外,应该说郑州日产也是希望通过参加这样的赛事推动中国汽车运动的发展。
胡学军:让更多的中国的车手能够到达世界顶级赛事里面去。我们03年策划达喀尔拉力赛的时候做了一个三年的方案,第二年是很正常的。第一年我们去了比较少的车和比较少的人,05年我们要去更多的人,包括今天我们在走的几位车手。我们队伍已经在壮大,我希望更多的中国年轻的车手能够在世界赛场上有所表现,达喀尔可以说是一个开端。
主持人:咱们这次去非洲摩洛哥的培训,我想知道这个培训是达喀尔赛事组委会统一安排的还是郑州日产自己组织的?
胡学军:是我们自己组织的。因为中国没有类似于达喀尔拉力赛这样的比赛,中国的车手虽然水平比较高,参加比赛时间比较长了,但是跟达喀尔拉力赛这样比较相似的比赛他们从来没有参加过除了老卢去年参加过之外,当然其他歌手也有参加,但是非常非常少。这样的比赛如果没有前期准备的话问题比赛是非常非常困难的。所以郑州日产今年安排四位预备车手包括徐浪、周勇、姚金东、李继程他们到摩洛哥进行为期两周的适应沙漠、砾石路这样的路面进行一些培训,主要是让他们对达喀尔有一些了解。
主持人:今天郑州日产有三部塞车都是中国人自己驾驶的,我想请问三部赛车比赛中有没有协作、互助的关系,作为现场指挥您有什么指导或者要求吗?
胡学军:达喀尔拉力赛的精神就是团结、协作的精神。不要说我们自己的车队了,其他的车队我们也可能会帮助他们,他们也帮助我们,我们自己车队的人肯定会更谈到,我们自己的车手包括车辆肯定会有一个比较合适的战术安排。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战术安排能够帮助他们克服一些困难,能够比较顺利的到达达喀尔的终点。
主持人:卢宁军老师上次您参加达喀尔比赛的时候您觉得赛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跟这两位第一次准备参加达喀尔车手交流的时候您觉得需要提醒他们的是什么?
卢宁军: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经验不足,因为达喀尔我也是第一次去,虽然之前接触过一些达喀尔的车手,告诉了我们一些经验,但是真正比赛的时候有时候真的是不敢往前走一步,在那些高高的沙丘后面我不知道前面是什么情况,而且下一步也不知道要发生什么情况和危险。我觉得经验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人讲达喀尔拉力赛确实有几个方面是很困难的。之首就是经验不足,当然还有其他的维修方面,当然我和法国人我们之间语言沟通上也有问题,会有一些误会就是处理一些技术上的问题上遇到了一些困难,其实在不同的路段要采用不同的技术。
卢宁军:对于我这两位队友,当然我们这个队能够正常的完成任务我自己是增强了信心,因为我的两个队友是非常棒的,周勇在全国拉力赛上有非常棒的表现,徐浪近几年来也是表现突出的选手。即便是这样,我觉得还是应该早早的确定自己的目标我们去达喀尔是要完成比赛的及把这个目标确定以后我们任何思想、任何行动,所有的行为要围绕这个目标做。给我们自己定好位我们是一个新兵,我们是去达喀尔拉力赛学习的因为我们毕竟是第一次或者说第二次去,我们后面要有很多人要去,我们要做出榜样,争取第一次去我们完成,第二次再跑完。如果第一次去跑完一半的工程那么以后再很难有机会再去找5000公里这样的路程去练习。给自己定好位我们是去学习,再一个过程中我们要好好的配合,和车队维修人员之间的合作,大家要体现出一种团队精神,我们要时刻想着我们是在一个团队里面,我们要珍惜这个团队16天的工作,这是非常珍贵也是非常难得的。除此之外我觉得要处理信心,拿出自己的毅力,有决心克服困难,剩下的就看天了。
主持人:还是请两位老师详细介绍一下达喀尔拉力赛吧?
胡学军:达喀尔拉力赛应该说是一个越野车的拉力赛,它一般来说是从欧洲出发、到达非洲。在非洲很多情况下它的终点是在达喀尔,但是也有几届终点是在其他的地方,以前最早的时候是从法国巴黎出发。一般情况下它的赛程是一万公里左右。04年的赛程是11000里而且说是最困难的一届,虽然历程一万多公里,它包括了在欧洲的一些比较好的路面,包括欧洲的一些比较短的超级赛段,主要是进入非洲以后道路是沙漠、河床、盐湖、包括比较硬的石头砾石路、还有一些沙石路。从欧洲出发的时候应该是冰天雪地,今年年初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画面是大雪纷飞温度零下十几度。到的非洲在沙漠里面太阳直射的情况下,非洲沙漠里面的表面温度可以达到五十多度。温差比较大,对运动员对车辆的考验都是非常非常大的。
胡学军:应该说难度是不可想象的,如果不去参加的人来说是没办法想象那样一个难度的。
主持人:从简单的数字判断就是说11000公里的比赛16、17天跑完平均每天7、8百公里是在沙漠上进行的,高速路上跑还得7、8个小时所以可以想象在沙漠里真的非常困难。
胡学军:真是平均每天这么长的时间还好一点,但是有时候车辆要有一些维修。但是有时候车手到达营地的时候要靠自己的力量去维修一些车辆,这样第二天紧接着又得去跑7、8百公里,而且这样的情况都是在沙漠深处,平均来看还好一点,但是实际走的时候不是这样的,所以这样的情况下淘汰率是非常非常大的。
主持人:去年到达终点的车手不到一半?
胡学军:就40%左右到达了终点。
主持人:今年有两位新车手加入了比赛请问两位新选手你们觉得训练的时候对自己挑战的最大的地方是什么?
周勇:举个例子中午炎热的时候车子非常难走,稍不留神车子要陷到了沙漠里,可能过不了多久,车子又陷进沙漠里了,当然这只是我的想象,那么烈日炎炎这种情况下就是对自己的一种考验。
主持人:这次你们训练的时候遇到最高的气温是多少?
徐浪:40度左右吧。
主持人:这样的气温在沙漠中肯定是会烫?
徐浪:车陷进去,我们去挖沙的时候手真的会烫。就是说在太阳烈日晒的情况下手去推的时候,手放在铁上面感到特别烫我有碰到过很多次。
主持人:其实这个训练也不算短期了,两个星期的时间跟整个达喀尔拉力赛差不多的,这个强度你们能够接受吗?
徐浪:我们这个训练只是达喀尔拉力赛的四分之一。这个培训我们两个消耗的你能感觉已经差不多了。
周勇:训练一个是压力没有那么大,一个是没有那样的连续性。因为真正大赛开始的时候你可能要连续的跑两个星期。但是训练的时候有教练的讲课等等,这个跟比赛完全是两回事。只是通过这两个星期的训练教练会针对比赛时的情况给我们讲一些问题。比如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你怎么样最短的时间让车离开这个地方比如说晚上夜里的时候,我们训练的时候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当时我们是轮流做前倒车,因为我们四个预备车手,教练坐头车,也就是说全车的人要选择一条路线,后面的人随着这个路线走,因为真的达喀尔的路线肯定有很多很多比你有经验的车手走出来的痕迹你要顺着这个这个方向走,一旦丢失了方向你要知道顺着怎么找回去。还有突然丢失方向了,你要学会如何利用你看到的环境比如山根据它的坐标判断出你迷路的位置,学了很多很多很有意思。
主持人:马上要比赛了你们两位现信心如何,怎么样问题这个比赛呢?
周勇:任何是很艰巨的,我想没有压力这个事也干不好。比如我们会加强自身体能的训练,经常回忆教练讲授的知识,我们两周以后我们还会进行第二期的培训,这都是我们加强对达喀尔的认可。当然达喀尔的行程中会有太多的未知数,当然这也是它的魅力我们也等待有这样的机会来迎接挑战。
主持人:刚才两位车手谈到陷车的话要挖沙子,自救,真正比赛的时候这种情况会遇到很多吗?
卢宁军:第一次参加达喀尔拉力赛应该说可以说进入撒哈拉以后,摩洛哥都会很多,我去年跑的时候陷的时候非常多,有的时候刚刚走几十米就陷了,特别是夜间非常困难,因为夜间灯光打出去的录用非常短。就是尽可能的采取多种方法做这些事情,比如后面有车来了帮我们拉一下。或者挖沙的时候一定要节省体力,因为你要知道你还要继续挖下去,很多时候是挖到达喀尔的。这是一个非常残酷的事情,挖沙也要合理的分配体力。
卢宁军:他们经过这半个月的训练我觉得应该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丰富了经验,提高了在沙漠上驾驶车的能力。我觉得最重要的核心部分是他们学到了怎么样去在沙漠上前进的方法。真正有待于更高的提高,大幅度的提高还是要通过比赛,通过有前三分之一的经验可能会好一些。他们学到了方法,这个方法太重要了。期待着他们能有好的表现!
主持人:请问卢宁军老师,去年我们全程看了中央电视台的转播,中途很多著名的车手都退出了比赛包括自己随车一位记者中途也出了车祸,我想请问达喀尔的赛段过程中最危险的地方容易出现在哪里,为什么有经验的包括没有经验的都会出问题?
卢宁军:这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对人带来的一些危险,因为达喀尔拉力赛里,确实伤和亡的人是有经常发生的。本身你要挑战极限、挑战自我本身就有危险,人类永远是面对危险和挑战的。26届已经过去了。在26届中因为事故,飞机事故、汽车事故、绑匪绑走的人抢杀的人大概有30多人。我觉得欣慰的话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因为这个危险这个比赛不办下去了。
卢宁军:还有一种危险就是退出比赛,我们来着梦想,我们花了很多钱,来着很多车迷和汽车爱好运动者的希望我们去参加比赛,途中因为种种原因退出比赛这也是一种危险。总的来讲还是非常好的,达喀尔拉力赛就是这么一个特点,要么你就挑战成功,到“天堂”去要么你就去“地域”,去死。
网友:徐浪、周勇,卢宁军自己好好的跑。
卢宁军:谢谢你有这个研究。
主持人:他这个战术有效果吗?
卢宁军:可能这是最好的办法吧!
周勇:这个比不同于国内的赛事,达喀尔一天的赛事可能比国内某一个拉力赛两天的比赛都长。这种状况下还有很多非常复杂的路况,比如国内拉力赛中,我们可以提前看两遍路,车手可以全力去跑但是达喀尔的比赛中路书会很准确,但是自然会把一些沙漠、等等情况改变,车手要留意观察,要有判断性,同时驾驶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不同的问题,比如车辆,因为太长时间的比赛人的经历、体能的分配、车辆的疲劳程度等等都要计算在里面。所以这种拼,我觉得最佳的状态至少,因为跟徐浪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比赛有很多很多的问题可能会遇到所以结伴而行是在达喀尔拉力赛中是最佳的可行的办法。
周勇:因为我们的新兵我们的位置比较接近这样一起走会更安全一些。
胡学军:刚才的车迷我觉得他还是比较懂塞车的,他们可能是把几位车手的特点研究了一下布置了一个战术,安排了一个战术。我觉得这个战术可能在达喀尔拉力赛过程中可能不太好用。当然你说达喀尔拉力赛车队没有战术吗?也会有。但是用这样的战术我觉得可能现在还不是时候。我觉得还是能够把心态放得比较平稳,大家一定要小心谨慎才有可能完成全程的比赛。特别是对两位新车手来说完成比赛其实也是一个比较高的目标了。
主持人:请问徐浪你是从什么时候参加国内拉力赛的?在过么拉力赛中取得过什么样的名次?
徐浪:我是2000年开始比赛,参加第一次比赛就拿了国内第二名后来一年就升了,后来在上海大众车队呆了三年跑的一直都是1.6,后来跑了N4组的级别。
主持人: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达喀尔比赛然后想来参加的?
徐浪: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了这个比赛,真正关注就是卢老师代表郑州日产去参加比赛就开始关注了。
主持人:考虑过以后能有机会参加达喀尔比赛吗?
徐浪:以前真的离我很遥远。可是有卢老师的开创先河用国产车帕拉丁参加比赛有郑州日产的支持,所以说我非常幸运能够搭上这一趟车。
主持人:我想这是郑州日产包括卢宁军为咱们打开了这一道参加达喀尔拉力赛的门。
网友:这次咱们对车辆的改装跟上次有没有什么区别,因为上次回来的时候说是一个改装不是很充分的塞车,那么这次呢?咱们是不是在这方面做了更多的改进?
胡学军:达喀尔拉力赛如果参加的话它的准备期一般是要一年。我们去年决定参加比赛的时候已经是10月份了,对达喀尔拉力赛很多年的选手或者是其他的一些人来讲,他们觉得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们去年时间比较仓促,准备非常不充分,车辆的改装也不是很到位只是做了基本的大会要求的改装。就是达喀尔拉力赛组委会要求的安全改装。可以说基本上是量产车这样的水平。
胡学军:当然帕拉丁本身它是非常平衡的一辆车,能有那样的表现,能够在老卢开着这样的车,有那样的表现我觉得已经是非常好了,证明它的质量和可靠性也是非常好的。05年参加达喀尔拉力赛的时候由于我们有一定的时间准备,所以说在车辆改装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比较大的工作。因为毕竟是汽车运动,要追求汽车运动的一些魅力,要按照运动规律办事的话车辆是应该做一定改装的。当然了我们在车的动力性上、悬挂系统上面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工作花了很多钱目的是给车手在硬件条件上给大家提供比较好的基础,能够让他们,比去年老卢的条件下稍微好一点完成他们的心愿或者去圆他们的梦想。
胡学军:当然了这样的车辆改装也不是像世界顶级的车队,他们的车可能装上一个翅膀就可以飞了,所以也不是最好的但是是我们目前情况下能够做的最好的。希望我们能够一起用这样的车来完成比赛。
主持人:卢宁军老师听了这样的介绍是不是对新的比赛更有信心或者是更有一个憧憬了希望能够跑一个更好的成绩出来?
卢宁军:郑州日产这次花了更多的钱,拿出更多时间把这个车改得更好一些更适合完成这个比赛,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比赛。就是说完成比几率就大大提高。
卢宁军:对于我们来讲,这个对于我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或者说对于我们能够到达达喀尔这个想法,实际上提高了它的可靠性、机会也更大了。剩下的就是看我们能够更好的、更优秀的表现和我们和车是否更好的结合,找到我们共同要找的这个点,这可能是更重要的。因为一部好车没有好的方法去开它,也会有问题的。像达喀尔拉力赛上,很多好车,甚至8、9百万人民币一辆的车都有,他也没有跑到达喀尔终点也出了故障也发生了事故,所以这对我们提出的一个挑战对偶然的车也是一个考验。去年能开一个几乎是量产车的车完成比赛说老实化这个车的考验真的很大,当时我是没有什么信心的但是往前走着走着我觉得不错它的可靠性和耐久力慢慢体现出来了,其实比赛一半以后我们的速度也出来了,那么今年我们的车改得强劲了,传动系统更可靠了马力提高了。我想让我们自己和我们的车有更好的表现把汽车拉力赛的魅力更好的驾驶技术、我们车队更好的表现在赛道上展现给大家。谢谢!
主持人:感谢四位作客TOM访谈,预祝四位在05年达喀尔拉力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更好的完成比赛,谢谢大家!
阅读: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