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认识郑州日产 > 热点资讯 > 企业新闻
背景:国内高档轻卡市场近年来正在逐步发育,预计今年的总销量约为2.4万辆。随着近期国内基础建设的大幅度投入,作为生产资料和致富工具的高端轻卡市场,预计未来几年将会得到大幅增长。
5月底小编参加了郑州日产厂商组织的轻卡凯普斯达试驾,记得在年初就看到了相关报道说日产在郑州投放了它的第一款LCV(轻型商用车)车型,“是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能给业界带来全新视界、名为凯普斯达(NT400 Cabstar)的高端轻卡”,当时还和同时开玩笑说,卡车不知道是不是会请媒体试驾。
没想到“一语成谶”郑州日常还真就组织了这么一个活动,于是乎小编有幸参观了郑州日产的工厂,有幸重温了开卡车的感觉(小编当年在驾校学的B本,教练车是BLAC 1041),有幸喝到了正宗的胡辣汤,有幸吃到了地道的河南烩面。
厂家邀请媒体试驾的目的无外乎以下几种,1通过媒体的宣传平台放大自己的声音吸引受众对于产品的关注;通过媒体的意见和建议对产品做一定程度的修改和完善,3建立日常的关系,便于今后处理负面新闻。但小编要告诉大家这次郑州日产的试驾应该只是属于第二种,这次试驾的是试装车,上市日期还没有确定,网友看到这篇试驾报告肯定是在试驾之后很久了,因而说引起关注不恰当;任何产品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任何产品都会有负面,但是要看是一个产品还是一款产品,况且轻卡大多数属于B to B的产品,行业用户居多,媒体的影响力有所减弱,所以搞好关系处理负面的目的显然缺乏说服力。
回到北京之后一直在琢磨这篇试驾文章该如何撰写,关注汽车的网友肯定看过无数的试驾报告,内容大多局限在动力、做工、价格、内饰、布局等等方面,而这些东西又太感性,毕竟作为工业产物的汽车是有其温情的一面的。但小编认为这类试驾文章更适合乘用车而非商用车,商用车作为生产资料,质量的稳定要大于上述的任何一项,价格因素都只能排在第二位。因而此篇试驾的出炉破费了一番周折,如何撰写才能不加入小编的个人主观臆断,尽量客观全面的把暂时还问上市的凯普斯达呈现在诸位读者眼前,但是这样是不是更像说明文而不是记叙文呢,试驾报告是不是更应该是议论文呢,对于这些问题就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下面就进入正题,先给读者打个预防针,文章中可能会穿插一些和这个车无关的内容,但请相信小编之所以有此安排绝对是为了更好的阐述观点,以飨读者。
七大亮点:
1 载誉无数
小编查阅了相关资料凯普斯达的原型车在欧洲和日本2年前已经投放,曾获得了07年“欧洲最佳轻型商用车”大奖和日本“Good Design设计大奖”,这次引入国内应该算得上是最新一代,地域有时差,技术无时差。
2 参数出众
凯普斯达采用了3.0L中冷增压高压共轨柴油机4缸发动机,柴油发动机忠实的秉承着自身低转速高扭矩的特性,配合德国原装5挡ZF手动变速箱,在3600rpm时可输出最高功率103KW,在3200rpm时可输出最大扭矩296Nm,对于乘用车来说这些参数代表的背后代表的是加速度是激情动感,但是对于一辆轻卡来说这是体现载重量的良好参数,有效载重根据车款不同在1330KG~1990KG之间,120马力可以使车辆最高时速达到120KM/H。
3 外型新颖,载物空间充裕
看惯了北京城里有各种轻卡改装的搬家公司货车,几乎清一色国内品牌,灰头土脸倒不一定,但是众多品牌放在一起确实没有哪款产品能脱颖而出。凯普斯达是日本最新设计产品,宽大的前脸首先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加上现代感的车身设计、高大的车灯配备以及全身闪闪发光的金属漆,确实会让人过目不忘。凯普斯达作为一款轻卡,首先要满足运输的需要,再不超载的前提下,装载空间没多出一个立升都意味着能给车主创造更大的价值。凯普斯达的轴距根据车型不同,分别打到了达到2522mm、2849mm、3349mm,有效载重量能达到c从1495KG到1995KG。
4 产品线丰富
这次郑州日产共引进了5款产品,分别是短轴单排、中轴单排、长轴单排、短轴双排、长轴双排,其分别在于驾驶舱的座椅排数和轴距的长短,发动机变速箱以及其他配置都是一样的。5款车型每款又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各种符合法规要求的改装,如厢式货车、冷藏箱式货车、高顶轻卡等等不一而足,郑州日产厂家本身具有一定的改装能力,即使自身改装技术无法达到客户要求,还能找到很多专业货车改装的合作伙伴以满足客户需要。
5 先进技术多
看了厂商的介绍资料,很多的技术专有名词不是小编在短时间能理解的,与其不懂装懂夸夸其谈倒不如照单罗列,相信凯普斯达的潜在客户会更加明白这些才是这款车的价值真谛所在:防侧倾稳定杆,目的在于提高了车辆转向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了防侧翻能力;液压助力转向,这往往是乘用车才有的配置,相信有了此装置,凯普斯达的司机不会再像其他轻卡司机一样赤裸上身脖系毛巾抡圆了膀子打方向盘;发动机芯片防盗,美国大片里把启动装置下面两个电线一接就可把车开走的奇迹已经一去不复返了;ABS+EBD,或许大多数读者会对这两个配置嗤之以鼻,但请注意国内轻卡仅仅是正在慢慢普及这两个装置,这可不像乘用车一样成了标配;排气制动,在满载下坡的情况下能有效的提高制动力缩短刹车距离,属于保命的安全性配置之一;前排双气囊,对,读者没有看错,国内首家在轻卡上装备了安全气囊,以人为本是以所有地球村里的人为本,而不仅仅是以轿车、MPV、SUV里面的人为本…………其他配置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浏览郑州日产官方网站,肯定会得到想要的答案。
6 人性化配置突出
卡车司机乍听上去属于中等体力强度技术工种,开车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运输才是该工作的实质。因而卡车对于驾驶者的照顾往往不周甚至忽略不计,凯普斯达想到了做到了----车内设置多达11处的储物空间,各项设置均在驾驶员手可触及的范围内,方便驾驶人员对车内物品进行整理归纳;冷暖空调,夏天把侧窗玻璃摇下来在省际高速上狂奔或许不是凯普斯达的司机所为,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这不就是一辆轿车吗;冷热切换功能的杯座,通过空调歧管将冷暖风注入到杯架内,提供饮料的合适温度;内置清洗喷嘴的雨刷臂,一般车辆的清洗喷嘴往往安放在固定位置,这对于前风挡相对较小的乘用车来说或许不是问题,但对于前风挡较大的商用车来说,往往有很多难以喷射到玻璃水的死角,不便于前风挡的清洁,有此装置提高了擦拭区域内的清洗准确性。
7 服务一流
2006年郑州日产提出了“一对一终身贴心服务”理念;全国160多家一级经销商、600家二级经销商和近300家特约售后服务网点;提供“星月服务”,用户只需提前预约就可享受晚间维修服务,这点尤其值得大书特书,车辆维修停驶一天对于普通车主带来的是不便,而对于作为谋生工具的乘用车就是真金白银的损失,这点无疑是想人所想急切人所急(小编近日参加了一个奔驰的活动,体验奔驰的“星辉服务”,在媒体访问的时候还谈到了郑州日产的“星月服务”,小编认为这种可以预约晚间维修的服务甚至可以推广到高端品牌上,高端车主往往时间更为宝贵,晚间维修无疑大大方便其灵活掌握时间,奔驰中国的售后服务经理也承认这种服务方式确实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三大遗憾
1 成本偏高
试驾间隙参观郑州日产生产车间看到一台台漂洋过海整齐码放在在库房里的发动机及其他配件,在为车辆质量有保证欣喜的同时又担心起了国产化率问题,进而联想到了居高不下的成本。东瀛近邻的产品过去总是给人节省成本的印象,但是在凯普斯达上还真是克服了这个毛病,在很多不被人关注的细节上都能看到名牌货,车身反光条是3M 的,电瓶是日立的,变速箱是德国ZF原装5档手动,号称价值3万元,以上种种就造成了凯普斯达的价格和同类竞品相比缺少竞争力。
2 产品还需调教
厂家一直在宣传驾驶凯普斯达除了座位高以为,和开一辆MPV不会有大的区别,试驾时也确实体会到所言非虚,液压助力的方向盘和一辆轿车无异,吹着空调喝着从冷气杯座上取下来的冰镇饮料,摇上窗户把发动机的噪音和风噪隔离在驾驶室之外,确实有些忘记这是在开着一辆卡车。但驾驶时却也体会到了2点不满:
(1)驾驶室内安静凉爽,座椅软硬适中,双排车的后排座椅前面还有钢梁扶手,一切的一切都向你宣告着这辆车的驾乘舒适性,但这似乎有点流于表面,在过沟沟坎坎的时候,宽大的子午线轮胎和过度敏感的悬挂都没有帮我抵御第一波攻击,而是把路面上的一切不加过滤的传达给了我,因而颠簸感颇强,是不是等到上市的时候这点能有所改善,是不是因为车辆的悬挂是偏重于载重而调教的,媒体试驾车辆没有装货,因为悬挂感受到的下压重量不够,这都还是个问号;
(2)离合器结合点高,小编不苛求凯普斯达的离合器能像大众的经典离合器一样在全程的80%都能正确吸入,但是至少也要像日本厂商管用调教那样有50%的宽容度,小编的直观感觉离合只有30%的接纳度,必须把离合踩到底才能正确挂档,而抬离合时,离合踏板还会倔强的以加速度回到原位,并且发出“当”的一声以示不满,小便希望这只是试装车的缘故,是调教还没完善的缘故,是小编驾驶技术差劲的缘故,是…………车内人性化配置高已经在前面说明了,在此不赘,但是有两点小编感到不解,与其装上价值几千元的前排双气囊,是否可以省下副驾驶的气囊而把侧窗变为电动呢,不用一键防夹的,仅仅是电窗就好,手动摇下巨大的侧窗无疑是个费时费力的事情;多功能显示仪表盘虽然没有瞬时油耗等功能,但是能告诉司机何时为经济油耗,所剩燃油续航里程,距离下次保养里程等信息,但不知引入国内后去掉了什么功能,导致仪表盘里三个表盘中的两个有实际内容,靠左边的表盘只是打上了“NISSAN”的LOGO而无实际意义,国内厂家是否可以和日本原厂商量一下加入指南针和车外温度测量等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也不提升多少成本的装置呢,毕竟这个表盘长期闲置也不好看。
3 客户定位不准
凯普斯达的目标客户是有移动维修作业需求的行业客户,如电力公司、市政公司、执法局、电力公司、自来水公司、燃气公司等,其次是有物流企业,如快递、超市等。但小编认为以凯普斯达的价格,客户应该是以质量稳定为第一要求、资金充裕的大中型企业,也就是上述的第一种客户。偏重物流需求的企业肯定会对成本斤斤计较,在国内低端轻凯普遍5~7万元的背景下多花2倍以上的价格来感受最新的技术、人性化的配备或许不是一件容易事。厂商在试驾过程中还购买了一辆国内现售最贵的精品车辆来进行对比试驾,结果毋庸置疑,90年代技术对抗21世纪最新技术当然有输无赢,但价格仅仅为凯普斯达预计价格的三分之二,而这点往往才是最为致命的,此价格已经把中小企业主、个体运输户拒之门外了。
林林总总洋洋洒洒絮絮叨叨写了这么多,就是希望读者能对凯普斯达有个大体的认识,没有完美无缺的产品,只有相对更适合你的产品,达到需求和价格的平衡或者说妥协,因而小编认为凯普斯达从技术层面上是成功的,毕竟目前国内商用车的引进速度大大大落后于乘用车,而凯普斯达让国人对国际最新轻卡产品有了实际深入的认识。从市场层面凯普斯达是否成功在此时下定论还为时过早,相信等到凯普斯达真正上市的时候很多小编所认为的小问题应该已经得到解决,相信高端商用客户会逐渐认识到技术先进质量稳定的产品虽然前期购买费用提高,但是能在后续的使用中创造更大的价值,相信郑州日产的路会越走越宽!